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 C.极地高气压带 | D.副极地低气压带 |
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
| B.甲风带季节移动,形成南亚的夏季风 |
|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
|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
关于东北平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豆等农产品的生产 |
| B.以国际市场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质量和竞争力 |
| C.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
|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
读右边“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34题。
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A.蓄水发电 | B.水产养殖 |
| C.拦泥蓄水 | D.修桥筑路 |
读下图,完成30~31题。
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时最大 | B.乙时最小 |
| C.丙时最小 | D.甲、乙、丙三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 |
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长江中上游防护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
|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
|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调节作用 |
| D.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
流经水文站的江水()
| A.不能补给鄱阳湖 | B.不能补给洞庭湖 |
| 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补给 | 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 |
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
|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
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
| 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
|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
| D.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