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 C.极地高气压带 | D.副极地低气压带 |
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
| B.甲风带季节移动,形成南亚的夏季风 |
|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
|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
2011年春运工作从1月11日正式启动,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其中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据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等部门介绍,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达到23.2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3.5%。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11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 B.国内人口迁移 | C.省际人口迁移 | D.人口流动 |
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 |
| B.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 |
| C.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 |
| D.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下列各题。
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国家政策 ②自然环境 ③社会福利 ④文化观念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我国2005年和2050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05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人口总量大 | B.人口就业压力大 |
| C.人口严重老龄化 | D.劳动力不足 |
2050年与2005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45岁以下的各年龄段人口总量均减少
②50岁以上的各年龄段人口总量均增加
③60岁以下的人口大约是2005年的3倍
④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明显的提高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②④ |
下表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四种农作物中,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不足 | B.水分条件不足 | C.水热配合不好 | D.光照条件不足 |
下列地区适合种植农作物③的是
| A.湄公河三角洲平原 | B.三江平原 | C.美国西南部 | D.澳大利亚东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