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生小赵利用暑期到所示海岛旅游。回答下列各题。小赵沿图示路线环岛骑行,当地时间9:00—12:00期间主要迎着太阳行进,对应图中( )
A.①到②路段 |
B.②到③路段 |
C.③到④路段 |
D.④到①路段 |
小赵同学关于该海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
B.淡水资源丰富 |
C.由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显著 |
D.以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为主 |
据上海市环保局统计,上海市每天排放工业、生活污水510万吨,其中约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造成苏州河等14条河流终年黑臭。黄浦江每年出现黑臭的天数:1976年为30天,1978年后每年超过100天,最高的达到151天。据此完成题。上海市排放到江河的污水来源是( )
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 | B.上游来水 | C.海水倒灌 | D.以上各项均是 |
上海市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所用,根据上海市情况,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近期解决办法是( )
A.大力抽取地下水代替不洁的河水 |
B.淡化海水或借长江水冲洗净化河水 |
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工厂,搬迁污染严重的工厂 |
D.将自来水厂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未受污染的河段 |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 据此回答题。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 B.泥石流 | C.旱灾 | D.水灾 |
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A.A地 | B.C地 |
C.B地 | D.D地 |
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长时间、大范围的低温、大雪、冻雨等气象灾害。读图回答题。
据上图提供信息分析,形成这次持续雨雪天气的水汽主要来自
A.印度洋 | B.太平洋 | C.大西洋 | D.北冰洋 |
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回答题。修建水库后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以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措施还有
①植树造林②人工降雨③疏浚河道④退耕还湖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