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判别该区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褶曲类型( )
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 B.K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
C.C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 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
地表形态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岩性、外力作用等因素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背斜形成山地丘陵,向斜形成河谷、盆地 |
B.山地丘陵由较软弱的岩石构成 |
C.河谷、盆地发育于软弱岩层与向斜的核部 |
D.河谷、盆地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塑造而成 |
读图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R河流注入某大洋。读图回答下题。有关R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有凌汛现象,且径流季节变化不明显 |
B.该河流参与海陆间的大循环 |
C.该河流的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 |
D.该河流含沙量很大,并有断流现象 |
有关P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受台风影响,降水丰沛 |
B.该区域的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只能是水运 |
C.该区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山体滑坡 |
D.该区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 |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通达度、夏季平均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题。图中四条曲线,表示人口密度变化的是()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b曲线在距离市中心4千米附近出现高值的原因可能是()
A.距离市中心最近 | B.位于市内两条主干道交汇处 |
C.交通通达度最好 | D.该处人口最稠密 |
该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 B.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得以缓解 |
C.商业中心多分布在城市边缘 | 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 |
有机构预测,支持中国令人吃惊的经济崛起的“人口红利”时代行将结束,到2015年左右中国适龄工作人口将达到巅峰之后回落,取而代之的将是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提前到来。读下图,回答问题。专家依据中国“婴儿潮”预测我国人口红利将持续到2015年,中国“婴儿潮”出现的时间是()
A.1950-1970年 | B.1962-1980年 |
C.1986-1990年 | D.1990-2000年 |
中国“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年龄后()
A.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
B.短期内会导致中国劳动力不足 |
C.短期内会导致国外劳动力的大量输入 |
D.从长远看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题。关于图中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的汛期只在夏季 | B.该河四季均可通航 |
C.该河不可能出现凌汛 | D.该河上附近有该地区最大的城市 |
有关Q地山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代表性的植被是寒温带针叶林 |
B.该地植被中以落叶松为主 |
C.该地寒冷的气候对林木生长十分不利 |
D.该地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 |
S平原发展粮食生产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
A.降水条件 | B.热量条件 | C.土壤条件 | D.光照条件 |
下面甲、乙两图为两个国家的地形剖面图,甲图剖面线为55°N,乙图剖面线为23.5°S,下列关于两国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西部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
B.甲国地广人稀,乙国地窄人稠 |
C.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
D.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