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某物体的日影长度和朝向图,若a、b表示二至日正午日影,则该地位于( )
A.0°一23°26′N |
B.0°一23°26′S |
C.23°26′N—66°34′N |
D.23°26′S—66°34′S |
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图回答问题。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
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
C.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
D.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
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
A.5℃ | B.7.5℃ | C.10.5℃ | D.12℃ |
该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m地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东北风 |
此时,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
A.m、n两地都睛 | B.m、n两地都有雨 |
C.m地有雨、n地睛 | D.m地睛、n地有雨 |
读“我国某地7月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回答问题。决定图中A处等温线走向的是
A.地形 | B.季风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洋流 |
图中B处等温线的走向主要取决于
A.山脉走向 | B.海陆分布差异 |
C.盛行风向 | D.大型水利工程设施 |
图中C处气温
A.等于26℃ | B.大于26℃ | C.小于26℃ | D.大约28、 |
该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南风,形成暖锋 |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
D.m地晴朗,n地多雨 |
右图中正确反映②锋面过境期间a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 | B.B | C.C | D.D |
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问题。图中a、b、c、d、e五地中最有可能降水的是
A.b地、d地、e地 | B.a地、d地、e地 |
C.a地、b地、d地 | D.a地、c地、d地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天气系统控制我国时,可能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②乙天气系统冬季控制我国时会带来寒潮灾害
③在春季,A天气系统可能会给北方带来沙尘天气
④江南丘陵的绵绵春雨可能与丙天气系统有关
⑤丁天气系统会给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梅雨天气
A.②④⑤ | B.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