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题。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温室效应 | B.热力环流 |
| C.海陆热力差异 | D.风的形成 |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在伦敦举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为了保证全世界观众在同一天观看第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实况转播,开幕式应选择在当地时间几时开始:
| A.0时 | B.10时 | C.12时 | D.20时 |
当伦敦奥运会进行时,下列现象与此相符的是:
| A.尼罗河河口处盐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B.拉普拉塔河流量达到最大 |
| C.澳大利亚大陆正被高压控制 | D.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机 |
下图的阴影部分为西半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当夜半球与西半球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 A.15时20分 | B.14时20分 |
| C.3时20分 | D.2时20分 |
若昼夜长短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长江三角洲晚稻播种 | B.松花江出现汛期 |
|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 | D.撒哈拉成为北半球最炎热的地区 |
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当太阳直射点由c向d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日递减 |
| B.夕阳由西南逐日移至西北方 |
|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递减 |
| D.南极洲极夜范围逐日递减 |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回答下列各题。
图甲N处陡崖的最大高度可能是:
| A.199米 | B.549米 | C.599米 | D.649米 |
在甲、乙两图所示区域中可能发生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水域MB.A、B两地终年有积雪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HD.铁路沿线要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上图中A地海拔(H)范围和B地温度(T)范围可能是:
| A.1 200米<H<1 500米 3 ℃<T<4.8 ℃ |
| B.1 000米≤H<1 300米 3 ℃≤T<4.8 ℃ |
| C.1 500米≤H<1 800米 6 ℃≤T<7.8 ℃ |
| D.1 200米≤H<1 500米 6 ℃≤T<7.8℃ |
下面左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右图的四幅剖面图与左图中沿EF线地势起伏状况最符合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左图的比例尺为M,剖面图(右图)的水平比例尺为N,则:
| A.M>N | B.M<N | C.M=N | D.无法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