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
|
总人口数 (亿) |
粗文盲率 (%) |
60岁以上人口占 总人口比例(%) |
第五次 |
12.9533 |
6.72 |
10.33 |
第六次 |
13.7054 |
4.08 |
13.26 |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
(2)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实行了什么基本国策?其目的是什么?
李强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从幼儿园到上小学从没有让家长操过心。可自从上了中学,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做起事来我行我素,常常使家长着急,比如回家晚,星期天出去找同学玩也不和家长打声招呼。许多事李强认为没有必要告诉家长,可父母总是要管,李强感到很烦恼。
(1)你认为李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李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李强要想消除烦恼变得更加成熟,应该怎么做?
经调查,进入初中后很多同学总觉得没小学好玩。没时间休息,作业又多,科目又多,知识也不如小学好学,考分没小学高,老师好像也不那么事事安排好,很多事要自己解决,真的很烦。
(1)你有这种感受吗?什么事令你心烦?
(2)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3)请说出你提出这些建议的理由
综合探究题(14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阅读材料: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们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为了引导同学深刻反思自己的行动,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班主任决定在班上召开一次座谈会。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请你对那些厌学甚至逃课的同学的行为进行评析。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告诉同学们应怎样适应中学生活的新变化。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一个学期快过去了,某校初一(2)班的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两次月测的成绩也不理想。同学们很着急,他们在班干部的号召下发起班会活动,在102班开展了学习情况大调查,发现问题还真不少,以下是他们的一些调查结果:
A组:部分同学家庭条件好,养尊处优,依赖父母,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学习;
B组:一些同学行动迟缓拖拉,做什么事都要拖到最后,上课时不集中注意力,作业也不按时完成,还存在抄作业的现象;
C组:有的同学仅凭兴趣,又怕吃苦,懒于思考,也不好问,日积月累,变得厌学;
D组:还有的同学没有适应初中生活,觉得初中生活太累,时间太紧,老师太严,不喜欢那一科老师就不学那一科……
E组:个别同学处理不好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在家里还动不动就和父母吵架,把情绪也带进学习中来……
(1)分析102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请列举出来。
(2)根据你所列举出来的问题,请你给102同学提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材料一:200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二: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律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有利于宪法发挥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颁布,全国再一次掀起了学习宪法的热潮。
为落实宪法精神,推进学校法制宣传活动的开展,你所在的学校计划开展宣传宪法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就如何开展校园法制宣传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谈谈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参加校园法制建设活动。
(3)说一说开展校园法制宣传特别是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