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某日世界时(零时区)1时40分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图乙为“A~E五个地点该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中M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
(2)A~E五个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排序为 。
(3)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4)在图乙中,画出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线。
(5)图丙所示的日期与图甲相同,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的位置,并用斜线在图上标出黑夜的范围。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以下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煤矿:②;
铁矿:④;
城市:⑤,⑥;
油田:⑦。
(2)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是:
(3)在本区优势条件下建立的工业部门有:(至少三个)。这些工业部门主要属于(轻、重)工业。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本区不仅大规模开采,而且还排放大量的 废弃物,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4)基于上述事实,说说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5)请谈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
读中国政区图和三大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中国政区图上画出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界线。
(2)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A、B、C三图属于上图中的哪个经济地带:A,B,C。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中的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比重差(大于、小于)中、西部地带。由图可知,东、中、西部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图为“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沙尘暴分布状况。
(2)简要分析沙尘暴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9﹕00,则A点的昼长大约为。
⑵图中山脉位于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⑶若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并顺图示洋流航行,沿岸自然景观呈现的地带性变化,B地自然景观主要是,其形态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
⑷A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简述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