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的统一 |
观察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下列选项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
2013年10月,因民主党和共和党就医改预算案未达成一致,美国联邦政府17年来首次关门。当代历史政治学家费朗西斯福·福山曾说:“美国宪法制度将立法机构分成势均力敌的参众两院,对政府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你认为材料中“重要的影响”指的是
A.两党势均力敌,保障政府决策的民主性 | B.两党互不相让,降低政府的行政效率 |
C.两党矛盾不可调和,降低政府行政效率 | D.两党轮流执政,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
下图是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对此图的解释,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A.德国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B.德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人民 |
C.德国的未来完全由军队控制 |
D.德国的政治走向由军国主义而非人民群众来决定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际人口调查,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举行,并于其后每十年举行一次”。当年制定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了
A.确定选民人数及每个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 |
B.统计共和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 |
C.掌握印第安人、黑人和海外移民的人口数量 |
D.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西方民主政治在欧美大国确立的重要时期,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俄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 B.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民主化道路 |
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了君主制度 | D.德国皇帝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