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l8世纪中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华文明的手段比较单一 |
B.“文明的撞击”是指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 |
C.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扩张是近代中华文明压力的来源 |
D.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给中国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
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重要部分,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
C.儒家地位不断提高 |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从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A.明确了部门职权划分 |
B.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
C.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
D.使得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禹、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禹(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
B.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
D.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周礼在都城建制上,规定天子之城九里,高九仞;公侯方七里、高七仞;伯候方五里、高五仞;子男方三里、高三仞。这种规定体现出分封制的()
A.财产平等 B.等级森严
D.家庭和谐 D.王权至上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
C.西周末年王室衰微 | D.西周初分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