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概括列宁心目中无产阶级政权的特点。
(5)依据材料五,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英国内战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改革开放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片材料
在那些我们或记忆深刻,或视而不见的建筑中,隐含着丰富的政治信息,诉说着权力与民众的渴望与诉求。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观众”是指雅典的什么社会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古代雅典要建如此庞大的剧场?
(2)材料二中的四合院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种政治制度?为什么当时要建立该项制度?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关系如何?为什么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4)材料一体现的民主政治对材料三、四近代民主政治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思想具有超越地域、民族和时间的永恒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不少人习惯上也将这个时期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清初几位大师所提倡的“经世致用之学”,……能令学者对于二百多年的汉宋门户得一种解放,大胆的独求其是。他们曾痛论八股科举之汩没人才,到这时候读起来觉得句句亲切有味,引起一班人要和这件束缚思想、锢蚀人心的恶制度拼命。他们反抗满洲的壮烈行动和言论,……蓦地把二百年麻木过去的民族意识觉醒转来。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至少两位代表人物。
材料二 在意大利的共和国(指古罗马共和国)中,这三种权力合在一起,所以,这里的自由比我们的君主国还要少。……同一个机构,既是法律的执行者,又拥有立法的一切权力。它可以用其一般的意愿来破坏国家,又可以用它的特殊意愿去摧残每个公民。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主张。
材料三 我认真读过他(孔子)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这些书里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而没有丝毫江湖骗子的货色。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四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3)材料三、材料四对孔子的认识有何不同?其各自的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的发展,但也会造成国家的巨大损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材料三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同样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体制的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保障和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宋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中央官制上的创新表现,并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二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即“看不见的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1824年,英国与普鲁士签订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1834年颁布《济贫法修正案》,维持了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 1852年,英国议会发表原则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经济体制方面的创新,并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第一款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如未经适当法律程序,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
材料四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judged by the colour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I Have a Dream b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答:
(1)材料一中所示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该图反映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一个什么原则?请简要指出:图中三者的权力中心在哪里。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中众议员人数是按什么标准确定的?“五分之三非公民”是指何人?印第安人为何不算正式公民?这说明了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美国宪法修正案》反映了什么内容?材料二和三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什么趋向?
(4)请翻译划横线的句子马丁• 路德 • 金的演说。说明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什么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