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
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
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的影响 |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
C.交通运输的改进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A.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 | B.电灯泡、电动机 |
C.汽车、汽轮 | D.电话机、内燃机 |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吨)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A.英国、西班牙 | B.荷兰、葡萄牙 | C.英国、荷兰 | D.荷兰、英国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
C.工业革命的进行 |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 |
1500年后欧洲人对奥斯曼帝国、中国、印度的文化赞叹不已,而后者对其不屑一顾。“西学东渐”:中国开始了解西方(通过西方传教士),天文学、基督教传入中国;“东学西渐”:西方传教士开始翻译中国儒家经典和文学、哲学著作。此表述最能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
B.促进了全球性文化的交流 |
C.给世界不同地区的土著居民带来了不同的后果 |
D.先把西欧,后把整个世界带入近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