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政治事件是( )
|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
| 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2009年奥巴马访华 |
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 A.道家 | B.墨家 | C.法家 | D.儒家 |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前的“动摇”最突出的表现是
| A.偏离经济建设这一重心 | B.放弃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
| C.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 D.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2009年是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曾提出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当时提出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统一战线 |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
| C.改革民主党派 | D.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1892年恩格斯指出:“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
| A.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 B.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
| 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 D.实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大联合 |
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
| A.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 | B.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 |
| C.国民的民主素质较高 | D.所谓选举,不过就是做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