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加拿大客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并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在计划经济时代,此语一出,石破天惊!这些言论( )
A.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
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
C.是在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 |
D.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
下表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各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情况。对该表格最恰当的理解是()
A.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
B.一五计划期间各项工业均迅速发展 |
C.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就较为突出 |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主持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新发展的里程碑。”的表现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D.“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英国人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把‘暴力革命’和‘激进主义’的观念传播像欧洲的时代,终于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下列能够体现“自己的方式”的史实是( )
A.1688年的光荣革命 | B.《权利法案》的颁布 |
C.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 D.1832年的议会改革 |
钱玄同曾以赞佩的口吻说:“他读史与观世,有极犀利的眼光,能揭发中国社会的痼疾,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小说及《新青年》中他的《随感录》所描写所论述的皆是,这种文章,如良医开脉案,作对症发药之根据,于改革社会是有极大的用处的。”这是在赞扬( )
A.陈独秀“民主与科学”思想 | B.陈独秀组织发起的文学革命 |
C.胡适在新文学革命上的贡献 | D.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
许知远在《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一书中认为:“……最终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崩溃的临界点,它无情地证明了之前那一代中国精英的努力不过是暂时延缓了它的寿命,最终证明了挽救的速度早已追不上衰败的速度。”其中的省略出与“精英”分别指的是()
A.鸦片战争地主阶级抵抗派 | B.义和团运动维新派 |
C.甲午中日战争洋务派 | D.辛亥革命激进民主主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