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由静止释放,落在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AB段是与OA相切于A点的曲线,BCD是平滑的曲线。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Ox,则关于A、B、C、D各点对应的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x及所对应的加速度a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xA=h,aA=0 B.xB=h+,aB>0
C.xC=h+2,aC= g D.xD>h+2
,aD=g
如图的虚线为某电场的等势面,今有两个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不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A点飞入电场后,沿不同的径迹1和2运动,由轨迹可以判定:
A.两粒子带电多少一定不同
B.两粒子的电性一定不同
C.粒子1的动能和粒子2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少后增大
D.经过B、C两点,两粒子的速率可能不等
如图所示,AB、CD为一圆的两条直径,且相互垂直,O点为圆心.空间存在一未知静电场,场强方向与圆周所在平面平行.现有一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重力不计),先从A点运动到C点,动能减少了W ;又从C点运动到B点,动能增加了W,那么关于此空间存在的静电场可能是
A.方向垂直于AB并由O指向C的匀强电场
B.方向垂直于AB并由C指向O的匀强电场
C.位于O点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D.位于D点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如图,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正点电荷q1和q2,MN为它们连线的中垂线,M为无穷远,N为连线中点,现将一负点电荷q3由N点沿NM移动到M点的过程中
A.q3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 B.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 |
C.从N到M电势逐渐降低。 | D.电场力对q3不做功。 |
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平行四边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v,b点的电势为24v,d点的电势为12v,如图所示。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A.8v | B.16v |
C.20v | D.24 |
一带电粒子(重力忽略)在正电荷的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曲线所示,则
A.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VA>VB
B.粒子在A、B两点的所受的电场力FA>FB
C.粒子在A、B两点的动能EKA>EKB
D.粒子在A、C两点的电势能EPA>E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