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实验设计 |
![]() |
![]() |
![]() |
![]() |
| 实验目的 |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与温度达到着火点 |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
(房山22)有关金属钠、镁在氯气(Cl2)和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2Na +Cl2
2NaCl②2Mg+CO2
2MgO+C 由此获得的认识中,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属于置换反应 | B.①②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
| C.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 D.不是所有可燃物的燃烧都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 |
(房山21)21.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 H2O="=" HCl+ HClO。其中,HClO也是一种酸。将Cl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产物有
| A.NaCl H2O | B.NaClO H2O | C.NaCl NaClO | D.NaCl NaClO H2O |
(延庆25)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 |
B |
C |
D |
![]() |
![]() |
![]() |
![]() |
|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液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
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 溶液 |
(延庆24)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97 ~ 100 ℃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NH3),再加热至350 ~ 360 ℃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单质钠的化合价为0价 |
| B.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
| C.维生素A是由Na、N、H元素组成的 |
| D.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延庆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B.丙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