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
B.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是独主的重要体现 |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
19世纪90年代初,西方传教士林乐知等观察清廷局势后说:“盖天下事操之以急则难,受之以渐则易。” 甲午战争后,他们继续宣称:“至若变法而不便于民,尤不可操切以图,致酿他故,而反让蹈常习故者流,藉口于决不可变之谬说,遂类于因噎废食也。”这表明他们
A.为维护在华利益反对清廷改革 |
B.批评戊戌变法的措施过于激进 |
C.指责中国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
D.主张变革应该采取稳妥的步骤 |
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中国史纲要》评价某一事件发动者时说:“他们是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发言人,也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代理人。他们的任务就是按照外国资产阶级的旨意,把中国的政治经济纳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轨道。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辛丑条约》签订 |
C.清末“新政”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明朝地方志记载:“正(德)、嘉(靖)以前,仕之空囊而归者,闾里相慰劳,啧啧高之;……嘉(靖)、隆(庆)以后,仕之归也,不问人品,第问怀金多寡为重轻。”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
A.“治官化民,其要在上” |
B.“圣人治吏不治民” |
C.“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
D.“吏治之坏,根于士风” |
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
B.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
C.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
下表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本表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开凿时间 |
河道走向 |
起止点 |
|
隋朝运河 |
隋炀帝时 |
以洛阳为中心点 |
涿郡-余杭 |
元朝运河 |
元世祖时 |
呈南北垂直形状 |
大都-杭州 |
A.巩固南方经济重心地位
B.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
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D.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