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某史学家说20世纪的某一时期:“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作者的言论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
B.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 |
C.20世纪70年代滞涨现象困扰欧美各国 |
D.20世纪80年代福利国家制度弊端丛生 |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拆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天京变乱 | D.黄海海战 |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
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民主的源头”、“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
B.《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
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