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
|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 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 |
|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 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 |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
|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
|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 B.宋朝的枢密院 |
| C.明朝的内阁 | D.清朝的军机处 |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
| C.察举制的弊端 |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
《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
| A.强调夫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 B.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 |
| 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
| D.重视传宗接代,具有宗法色彩 |
读下图:2 000年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比较(百万美元)
从图示可以看出
| A.区域间贸易增长率超过区域内贸易增长率 |
| B.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重要性降低 |
| C.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 |
| D.区域间贸易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