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祭祖自属大事。”材料揭示了( )
A.分封制的巩固 | B.宗法制的影响 |
C.宰相制的实行 | D.内朝制的推行 |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古希腊民主……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作者所指的“弱点和局限性”不包括()
A.民主的范围 | B.民主的性质 |
C.民主的过程 | D.民主的形式 |
1955年我国高校招生9万,1956年招生18.5万,1958年招生26.6万,1960年招生32.3万。1960年代初,又开始精简教工和学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大跃进运动影响 |
B.反右派运动影响 |
C.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D.大跃进运动和八字方针的提出 |
下表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材料最能说明:()
进攻比率 |
武汉会战前 |
日方 |
百分之九十四 |
中方 |
百分之六 |
||
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 |
日方 |
百分之五十六 |
|
中方 |
百分之四十四 |
||
日军每日前进 公里数 |
武汉会战前 |
四十公里 |
|
1939年底 |
二百公尺 |
||
1940年底 |
不进反退 |
A.日本速战速决的失败
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
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
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 |
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