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第下列小题。对该区域1月份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形 | B.纬度 |
C.海陆 | D.洋流 |
A地7月气温可能是( )
A.29℃ | B.27℃ |
C.25℃ | D.23℃ |
读经纬网图,完成各题。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A.①区域 | B.②区域 | C.③区域 | D.④区域 |
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不等长的是
A.①和② | B.③和④ | C.①和③ | D.②和④ |
候鸟迁徙的一般规律是:越冬时,由温度较低的地区迁往温度较高的地区,繁殖时,由温度高的地区迁回到温度较低的地区。迁徙时间一般在3月份前后和9月份前后,迁徙路线一般为沿海或沿江、沿湖地带。读图回答各题。图中5个地区,属于越冬地的有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影响候岛迁徙路线具体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A.风向 | B.气温 | C.食物 | D.人![]() |
图中箭头代表3月份前后迁徙路线的是
A.②③⑤ | B.②③⑥ | C.①④⑤ | D.①④⑥ |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各题。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 D.大气逆辐射增强 |
下列关于火山爆发对人类有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山地貌独特,风景优美 | B.形成硫磺、煤炭等矿产资源 |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
某学者在下图所示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据此回答各题。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条件差 | B.降水较少 |
C.农业基础薄弱 | D.土壤条件差 |
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示区域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多沼泽,下列叙述与该地沼泽形成无关的是
A.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 B.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
C.该地区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 | D.该地区![]() |
下图是我国西安附近沿108°E(图中0千米处)所作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积温最低处的年降水量约为
A.560mm | B.660mm | C.920mm | D.1700mm |
下列关于图中年降水量>1000mm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分布规律 D.水土流失严重甲区域的南北两侧地区
A.气候都以季风气候为主 | B.耕地类型都以水田为主 |
C.矿产资源都以煤炭为主 | D.植被都以草原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