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激化了社会矛盾 |
| C.打破了世袭特权 |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君主无为而治 | B.强化血缘等级 |
| C.推行礼乐仁政 | D.实行严刑峻法 |
表1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撰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
|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 D.批评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
|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