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工业合成氨的模拟研究,反应的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0。在lL密闭容器中加入0.1 mol N2和0.3mol H2,实验①、②、③中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②从初始到平衡的过程中,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和实验③所改变的实验条件分别为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使用催化剂
(2)已知NO2与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①T℃时,将0.40 mol NO2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中c(N2O4)="0.05" mol/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N2O4在较高温度下难以稳定存在,易转化为NO2,若升高温度,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将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向绝热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2,某时间段内正反应速率随时问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Δt1=Δt2时,N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 b~c段
(3)25℃时,将amol/L的氨水与b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则a______b。 (填“>”、“<”或“=”);用a、b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________________。
某烃A 0.2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试回答:
(1)烃A的分子式为。
(2)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 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则此烃A的结构简式为。
(3)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 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 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只有2种氢, 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
(1)CH3CH(C2H5)CH2CH2CH3;
(2)CH3CH(OH)CH(CH3)2;
(3);
硼元素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硼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永磁材料、超导材料、富燃料材料、复合材料等高新材料领域。
(1)三氟化硼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刺鼻恶臭和强刺激性的无色有毒腐蚀性气体,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B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2)磷化硼是一种受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护层。下图是磷化硼晶体的晶胞示意 图,则磷化硼的化学式为,该晶体的晶体类型是。
(3)硼酸(H3B0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03分子间通过氢键相连(如图)。
①硼酸分子中B最外层有个电子,1 molH3B03的晶体中有mol氢键。
②硼酸溶于水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硼酸B(OH)3·H2 O,它电离生成少量[B(OH)4]一和H+,则硼酸为元酸,[B(OH)4]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4)H3P04的K1、K2、K3分别为7.6×10-3、6.3×10-8、4.4×10-13,硝酸完全电离,而亚硝酸K=5.1×10-4, 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3PO4的K1远大于K2的原因;
②硝酸比亚硝酸酸性强的原因。
(5)NiO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类似,其晶胞的棱长为a cm,则该晶体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阳离子核间的距离为(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NiO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如图)
可以认为氧离子作密致单层排列,镍离子填充其中,列式并计算每平方米面积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为
g(氧离子的半径为1.40×10-10m, 1.732)。
Cu3N具有良好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在电子工业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国防领域、通讯领域以及光学工业等领域中,发挥着广泛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1)N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与N3-含有相同电子数的三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2)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Cu+电子排布式为,其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但CuO在高温下会分解成Cu20,试从结构角度解释高温下CuO何会生成Cu2O:。
(4)在Cu的催化作用下,乙醇可被空气氧化为乙醛,乙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乙醛分子中H—C—O的键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醇分子中的H—C一0的键角。
(5)[Cu(H20)4]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其中的两个H20被Cl-取代有两种不同的结构,试画出[Cu(H20)2(C1)2]具有极性的分子的结构式:。
(6)Cu3N的晶胞结构如图,N3-的配位数为,Cu+半径为a pm,N3- 半径为b pm,Cu3N的密度为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向反应体系中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I.CH4(g)+2O2(g) CO2(g)+2H2O(g) ΔH1=一802.6 kJ/mol
II. CH4(g)+O2(g) CO2(g)+2H2 (g) ΔH2=一322.O kJ/mol
III. CH4(g)+ H2O(g) CO(g)+3H2 (g) ΔH3=+206.2 kJ/mol
IV. CH4(g)+ 2H2O(g) CO2 (g)+4H2 (g) ΔH4=+165.O 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H4的燃烧热ΔHΔH1(填“>”“<”或“=”)。
(2)在反应初始阶段,反应Ⅱ的反应速率大于反应Ⅲ的反应速率。比较反应Ⅱ的活化能EⅡ和反应Ⅲ的活化能EⅢ的大小.EⅡEⅢ(填“>”、“<”或“=”)。
(3)在1 L固定容积密闭容器中投入1.8 mol CH4和3.6 mol H2O(g),若只发生反应Ⅳ,测得CH4、H2O(g)及某一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第9 min前H2O(g)的物质的量浓度及第4 min~9 min之间X所代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曲线未标出,条件有变化时只考虑改变一个条件)。
①O~4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mol·(L·min)-1;
②反应在5 min时的平衡常数K=;
③第6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判断理由是;
④比较第5 min时的平衡常数K(5 min)与第10 min时平衡常数K(10 min)的大小:K(5 min)K(10 min) (填“>”、“=”或“<”),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