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X、Y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和Y同主族,Y的氢化物和W的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在中学范围内X的单质只有氧化性,且是空气的主要成份之一。
(1)写出实验室制取W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研究YX2和W2的性质。
①分别通入YX2和W2,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足量W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若装置D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当通入足量YX2时,打开K通入适量X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mL 1.0×10-3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W2完全反应后,转移了5.0×10-5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同学将足量的YX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再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下列溶液也无沉淀生成的是 (填字母)。
A.氨水 |
B.稀盐酸 |
C.稀硝酸 |
D.氯化钙 |
E.双氧水
F.硝酸银
某同学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来探究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2可以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入SO2没有能看到浑浊现象。经过思考分析后,该同学改用图二的装置,将气体收集在注射器,缓慢地将气体一个气泡一个气泡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能看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的现象,且通入SO2产生现象明显比通入CO2快。
(1)对比分析两组实验,你认为用图一装置实验
时,通入SO2不能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二装置实验时,以相同速率通入CO2或
SO2,SO2产生浑浊、澄清的现象比CO2
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一进行S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时,从安全角度
考虑装置应做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提出上述实验现象“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可能与澄清石灰水的浓度有关。为了探究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实验现象,查得下列数据:
Ⅰ 20℃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65g/100g水。
Ⅱ 不同浓度石灰水生成CaCO3的最大量
饱和石灰水与水的体积比 |
1:0 |
1:1 |
1:2 |
1:3 |
1:5 |
1:7 |
能生成CaCO3的最大量(g/100水) |
A |
0.110 |
0.073 |
0.055 |
0.037 |
0.028 |
① 上表中A=g/100g水
Ⅲ 在1.01×105Pa CO2压力下,CaCO3的溶解度
热力学温度/K |
282 |
298 |
308 |
CaCO3溶解度(g/100水) |
0.130 |
0.094 |
0.076 5 |
Ⅳ 在不同压强(CO2)下,CaCO3溶解度(18℃)
P(CO2)/Pa |
0 |
1.40×104 |
9.95×104 |
CaCO3溶解度(g/100水) |
0.001 3 |
0.023 3 |
0.108 6 |
认真分析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②由表Ⅲ和表Ⅳ可知CaCO3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是:
③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欲观察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的现象”,所需要的实验条件是: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在元素周期表中,C是E的不同周期邻族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为甲、乙、丙、丁四种。这四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如下表:(用元素符号作答)
甲 |
乙 |
丙 |
丁 |
|
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 |
A:C=1:1 |
B:A=1:2 |
D:E=1:3 |
B:E=1:4 |
(1)写出A~E的元素符号
A:B:C:D:E:
(2)向甲的水溶液中加入MnO2,氧化产物是。
(3)已知有机物乙的分子为平面结构,碳氢键键角为120°,实验室制取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丙的水溶液呈酸性,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会产生大量气体和难溶物,有关离子方程式是:
现有①CaBr2 ②金刚石 ③ 铜 ④干冰 ⑤Na2SO4 ⑥碘片 ⑦NH4Cl ⑧晶体硅八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填序号):
(1)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熔点最低的是。
(2)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3)晶体中只存在一种微粒间作用力是。
一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
(1)该分子中有个sp2杂化碳原子;个sp3杂化碳原子。
(2)该分子中有个sp2-sp3的σ键;个sp3-sp3的σ键型。
已知:CO(g)+H2O(g) CO2(g)+H2(g) △H= -42kJ·mol-1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molH2O(g),反应达平衡时,测得放出的热量为28kJ,求CO的转化率为;
(2)该温度下,向该密闭容器中通入molCO2、
molH2,欲使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1)相同,则还需满足的条件是;
(3)该温度下,向该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3molH2O(g),反应达平衡时时,求H2O(g)的转化率;
(4)该温度下,向该密闭容器中通入1.5molCO、3molH2O(g),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