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
Cd+2NiO(OH)+2H2O;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反应:NiO(OH)+e﹣+H2O═Ni(OH)2+OH﹣ |
|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
|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考古时利用14 6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
| B.最轻的金属Li是制备新一代可充电绿色电池的理想物质 |
| C.金刚砂的成分为SiC,硬度大,用作砂轮的磨料 |
| D.SO2可使食品增白,可用于食品漂白剂 |
下列关于能源及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
| B.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以达到100% |
| C.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
|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
“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下列关于酸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正常条件下,pH值小于5.6的降雨划分为“酸雨” |
| B.冰岛火山喷发含有SO2,在局部区域形成酸雨 |
| C.全球“低碳”行动能降低CO2排放量,能降低酸雨形成及危害 |
| D.汽车尾气含有氮氧化合物,过量排放形成酸雨 |
下列关于35 17Cl和37 17Cl的说法,错误的是
| A.35 17Cl和37 17Cl中子数相差2 |
| B.35 17Cl和37 17Cl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
| C.35 17Cl和37 17Cl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 |
| D.35 17Cl和37 17Cl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A.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 B.铜和浓硝酸制备NO2气体![]() ![]() |
| C.加热氯化铵制备氨气 | D.用浓硫酸干燥氯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