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 B.4∶3 | C.2∶1 | D.3∶1 |
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T<X |
|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16 |
|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T<Q |
|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
|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
| B.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
| C.第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
| D.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均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 + 和Yn -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a="b+m+n" | B.a = b-m+n | C.a = b+m-n | D.a=b-m-n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氨常用作制冷剂 |
| B.NH4Cl中有少量的I2: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 |
|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
| D.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