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中期以来,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他所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政党是什么组织?这一政党通过那一机关刊物宣传政治思想?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在这一运动中除了陈独秀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戊戌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示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剑拔弩张的气氛?这次战争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是通过哪两个会议形成的?实质是什么?
(2)图示二反映了哪一种反动势力的猖獗?最终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
(3)图示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这种格局的名称是什么?其开始及结束的标志是哪一事件?
(4)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你认为理想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样的?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与自由植根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它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英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三中涉及“美利坚的两资革命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伟大总统的功绩是什么?
(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的革命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
(4)上述材料中这三个国家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九年级的一位历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复习了“步入近代”“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两个主题后,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四组,每一组找一个代表,针对另一组提出的问题作答。
甲组材料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1)请你作为乙组的代表,根据甲组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权利法案》在哪一年哪一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其颁布的影响是什么?
乙组材料(下图)

(2)请你作为丙组的代表,根据乙组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右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国家?请简要说明评价带领这个国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内部障碍的领导人。
丙组材料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但授与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3)请你作为丁组的代表,根据丙组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哪些条件?(2分,回答1点即可)
丁组材料……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4)请你作为甲组的代表,根据丁组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次变革的内容哪一条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3分)

尊重历史,才有和平。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得意的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们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是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摘自《大国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纸协定”的内容是什么?并分析协定使世界大战步伐加快的原因?
材料二 罗斯福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 发表了“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
——摘自《环球时代》
(2)材料二中“美国纪念日”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1937年12月,日本占领南京后,开展了杀人竞赛,我国被杀同胞达30多万人。
(3)材料三中的大屠杀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些遇难者的什么身份最能说明这一点?
材料四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了中、朝、韩等国家的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憾。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再次以战败国的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一场登陆战。
——新华社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德日两国对待战争问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由于德国的态度获得了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认可,彼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德、法等国在20 世纪60年代成立了什么组织?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所示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归纳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主线。
材料二“……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2)找出材料二中日本教科书的描述有哪些与史实不相符合,并简要说明?
(3)如今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了“改革开放”后所做笔记,请你找出其中的三处错并加以改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80年,先后又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浦东五个经济特区,后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984年,我国对城市的改革也开始了,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对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改革方向是向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制度迈进。
①错在:,应该是:;②错在:,应该是:;③错在:,应该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