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NaBH4 / H2O2燃料电池(DBFC)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硼氢化钠中氢为-1价),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Na+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B.电极B材料中含MnO2层,MnO2可增强导电性
C.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BH4-+8OH--8e-=BO2-+6H2O
D.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L 6 mol/L H2O2溶液,理论上流过
电路中的电子为6NA个
经测定由C3H7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的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H的质量分数
A.13% | B.1% | C.91% | D.14% |
桶烯(Barrelene)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桶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
B.桶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
C.桶烯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
D.桶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只有两种 |
某物质可能有甲醇、甲酸、乙醛、甲酸乙酯几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①有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与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时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甲酸乙酯和甲酸 | B.有甲酸乙酯和乙醛 |
C.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乙醛 | D.几种物质都有 |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必要的夹持装置及石棉网已省略)的是( )
A.实验室制乙烯 |
B.实验室制乙炔并验证乙炔发生氧化反应 |
C.实验室中分馏石油 |
D.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为苯酚钠溶液,验证醋酸、苯酚、碳酸酸性的强弱(不考虑醋酸的挥发) |
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l) ΔH=2(a-b-c)kJ·mol- |
B.N2(g)+3H2(g)===2NH3(g) ΔH=2(b-a)kJ·mol-1 |
C.1/2 N2 (g)+3/2H2(g)===NH3(l) ΔH=(b+c-a)kJ·mol-1 |
D.1/2 N2(g)+3/2H2(g)===NH3(g) ΔH=(a+b)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