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1)仪器B的名称是 ,水通入A的进口为 。
(2)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若滴定的实验操作如下: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用标准液润洗盛标准液的滴定管
③装标准溶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
④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⑤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刻度。
则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以下操作引起误差偏大的是 。
A.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
B.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
C.颜色改变立即读数 |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 |
(5)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0.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 g·L-1
(14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干燥剂是_________(填序号)①浓硫酸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
(3)能证明氨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①C中______________、②D中有无色液体生成;
设计实验检验D中无色液的成分: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粉末,现象为_________。
(4)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到2.24L(STP)氮气,计算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
(14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1)写出用A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的氯气,并证明氧化性:Cl2>Fe3+
则装置B中的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中加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___________:
供选试剂:a.浓H2SO4 b.FeCl2溶液 c.KSCN与FeCl2的混合溶液 d.无水氯化钙
(3)在上图所示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开始实验,加热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后续装置同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1: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
实验2: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
证明SO2具氧化性和漂白性:B中为少量Na2S溶液、C中加品红溶液,D中应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填溶液名称),E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4)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不严谨之处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某实验小组用工业上废弃固体(主要成分Cu2S和Fe2O3)混合物制取粗铜和Fe2(SO4)3晶体,设计的操作流程如下:
(1)除酒精灯和铁架台或三脚架外,①中所需的容器为_____;①和⑥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
(2)已知试剂x为过氧化氢,写出H2O2与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取少量的溶液B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某种强氧化剂,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该同学猜测溶液褪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氧化剂氧化所致。
现给出以下试剂:1.0 mol/L硫酸、1.0 mol/LNaOH溶液、0.1 mol/LFe2(SO4)3溶液、20%KSCN溶液、蒸馏水。请你设计合趣实验验证乙同学的猜测是否合理。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
(8分)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下图是从铝士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已知:
(1)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
(2)溶液中的Na2SiO3与Na[A1(OH)4]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SiO3+2Na[A1(OH)4]==Na2A12Si2O8↓+2H2O+4NaOH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该步操作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滤渣A的用途是(只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
(共14分)(Ⅰ)某化学实验小组为确定过氧化氢分解的最佳催化条件,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物用量和反应停止的时间数据如下表:
![]() 时间 H2O2 |
0.1 g |
0.3 g |
0.8 g |
10 mL 1.5% |
223 s |
67 s |
56 s |
10 mL 3.0% |
308 s |
109 s |
98 s |
10 mL 4.5% |
395 s |
149 s |
116 s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双氧水的化学仪器名称是。
(2)如何检验该套装置的气密性。
(3)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其分解速率随着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加而________。
(4)从实验效果和“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双氧水的浓度相同时,加入___g的二氧化锰为较佳选择。
(5)某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认为:“当用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理由是__________。(提示:H2O2的密度可认为近似相等)。
(Ⅱ)在如图所示的量热计中,将100mL 0.50mol·L-1CH3COOH溶液与100mL0.55mol·L-1NaOH 溶液混合,温度从25.0℃升高到27.7℃。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所需的热量)是150.5J·℃-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4.184J·g-1·℃-1,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1g·mL-1。
(1)试求CH3COOH的中和热△H=________________。
(2)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KJ· mol-1,则请你分
析在(1)中测得的实验值偏差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