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
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大陆西岸 |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大陆东岸 |
出行期望线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宽度表示出行期望量的大小,圆圈的相对大小表示区域内出行产生的吸引能力。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小题。出行期望量的变化规律是()
A.与聚落之间的距离没有相关性 |
B.与聚落的规模呈负相关 |
C.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 |
D.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 |
实际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是()
A.按照人口多少的需要 |
B.按照聚落规模的大小 |
C.按照聚落之间的远近 |
D.按照出行期望量的大小 |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图是“我国天津滨海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图中南港重工业在布局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 B.交通 |
C.人才 | D.环境 |
图中各功能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从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先进制造业产业区 ②南港重工业区 ③滨海高新区 ④临港工业区
A.②④①③ | B.②③④① |
C.④①③② | D.①③②④ |
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农业资源。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 ”
评价类别 |
农作物A |
农作物B |
农作物C |
|
满 足 程 度 |
热量满足率 |
22 |
22 |
16 |
水分满足率 |
79 |
84 |
84 |
|
土壤养分满足率 |
84 |
84 |
84 |
|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
76 |
29 |
42 |
|
资 源 利 用 率 |
光合潜力利用率 |
11.3 |
4.4 |
4.5 |
光温潜力利用率 |
51.0 |
20.0 |
29.0 |
|
气候潜力利用率 |
64.2 |
24.1 |
34.7 |
|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 |
76.4 |
28.7 |
41.4 |
“某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A.农作物B和C | B.农作物B |
C.农作物C | D.农作物A |
如果“某地区”在我国,则该地可能位于的地区及其相应的地理描述正确的是()
A.三江平原—人少地多 |
B.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
C.太湖流域—山清水秀 |
D.河西走廊—瓜果飘香 |
下图是三类工业投入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下列地区所建企业与图中乙类工业投入相符的是()
A.广西建制糖厂 | B.成都建集成电路厂 |
C.云南建棉纺织厂 | D.珠江三角洲建核电站 |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工业投入结构由甲类向丙类转变的地区是( )
A.辽中南地区 | B.黄河河套地区 |
C.京津唐地区 | D.珠江三角洲地区 |
图甲为航拍的某地农田,图乙是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小题。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 )
A.灌溉设施 | B.人口密度 |
C.土壤肥力 | D.河流分布 |
影响该地每月日平均日照时数的年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天气状况 | B.昼夜长短 |
C.海陆位置 | D.地形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