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用洋葱根尖进行如下处理并完成实验:①用蒸馏水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②将正常培养的装置移到冰箱中再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③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甲苯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实验①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长方形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变化特点 |
B.实验②是为了验证“低温可能是形成多倍体的诱因”,其原理是低温抑制着丝点分裂 |
C.实验③的目的可能是研究甲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设计对照组 |
D.实验③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被激活” |
科学方法是生物学学习与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
B.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是利用在高速离心条件下的不同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 |
C.摩尔根及其同事运用假说演绎法,合理地解释了果蝇红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并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D.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细胞是通过细胞增殖产生的 |
B.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膜结构的统称,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
C.细胞内DNA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特定运输工具搬运原料到指定位置 |
D.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 |
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 D.a与c为竞争关系 |
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作用联系密切 |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
容积为10mL的培养瓶中盛有5mL酵母菌培养液,向其中接种入 少量酵母菌纯种,然后将其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经过重复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右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液中酵母菌呈“S”型增长与营养物质浓度、空间大小、代谢物质积累等因素有关 |
B.酵母菌个体数量达到200(个)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
C.在第4天至第6天中酵母菌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 |
D.若保持现有条件继续培养,则酵母菌种群数量将长期保持在400(个)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