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外开放政策确立,中国逐步走向世界,中
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
多中国公司把目光投向境外成熟市场,以其雄厚的资本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增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在海外并购中抢占先机。
表1:2009~2013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及我国的外汇储备(部分)
年份 |
并购案例(起) |
并购总额 (亿美元) |
外汇储备 (亿元) |
2009 |
38 |
161 |
23992 |
2010 |
57 |
132 |
28473 |
2011 |
110 |
281 |
31811 |
2012 |
112 |
298 |
33116 |
2013 |
200 |
515 |
38213 |
材料二: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海外并购存在着一定风险。但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持续活跃,2014年将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活动的标志性年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企业纷纷将海外并购作为战略选择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投资环境更加开放,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特别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外国投资者描绘了一幅投资蓝图。
表2:我国部分行业利用外资的情况
年份 |
农业 |
制造业 |
金融业 |
房地产业 |
文教科研 |
租赁服务 |
其他 |
2008年 |
1% |
54% |
1% |
19% |
2% |
5% |
18% |
2013年 |
2% |
46% |
2% |
19% |
2% |
7% |
22% |
注:201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快速增长,比重首次过半;二是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速超过东部地区。
(3)结合材料三,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就如何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
财产性收入是城市居民出让财产使用权而获得的利息、租金、红利收入及财产增值收益等。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居民“钱生钱”的本领高低。
2009年度第三季度长三角16个城市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比较(单位:元)
地区 |
上海 |
江苏八市 |
浙江七市 |
长三角人均 |
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 |
85 |
98 |
280 |
180 |
(1)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
(2)居民“钱生钱”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3)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你认为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消费物价连续下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为刺激居民消费,鼓励企业投资,扩大内需,进而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央银行自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
(1)分析说明材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什么职能?
(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材料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要把扶贫开发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做出不懈的努力。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针对目前贫困地区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财政扶贫资金落实到贫困乡、村,重点用于对其改变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二:在今天,我们所缴纳的每100元税款中就有17.6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有14.7元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8.7元用于改善治安状况,有3.7元用于资助他人,还有用于国防建设、科学技术研究、卫生事业等。作为纳税人,我们是光荣的建设者,同时,我们又时时刻刻享受着纳税所带来的文明、安宁和幸福的生活环境。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的?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我国税收有哪些作用?
根据材料,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名人名言】
邓亚萍在英国留学期间,看到一些留学生在言行举止上,时常流露中鄙视自己同胞的情绪,她说:“记住,你永远是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爱国,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你们的文化素质都很高,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在一次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外国记者在采访姚明时说:“你现在是NBA状元了,那么多NBA球员都选择不打世锦赛,都选择去休假,去为自己的未来计划。你为什么偏要来打这个锦标赛?”姚明当时一点都没有犹豫,说:“Because I am a Chinese player!”
“神舟”五号完成历史性的首飞返回中国大地时,杨利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飞船运行正常,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1)他们三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镜头回放】
西南大旱、玉树强震、东北暴雪、长江流域洪水、西北沙尘、“甲流”横行……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灾情,各级党和政府处变不惊,沉着应付,号召全体人民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使各种突如其来的灾难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
(2)为什么在各种困难面前,我们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面向未来】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在做好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决定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3)作为青年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尽管中美两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但两国在经济基础、历史发展、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国家结构、政权管理形式等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不同。
请比较中美两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的主要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