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依次是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光和温度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天受潮的衣物、鞋子和食品上容易长出绒毛状的霉,请问这些霉属于下列哪类生物:

A.霉菌 B.乳酸菌
C.细菌 D.酵母菌

从形态上看,可以将细菌分成:

A.有荚膜菌和无荚膜菌
B.杆菌和球菌
C.螺旋菌,杆菌和球菌
D.球菌和荚膜菌

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
B.人毁坏了鬼针草
C.人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果实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棉铃虫是棉田中的一种害虫,严重危害棉花。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防止棉铃虫的危害有新办法,这种办法是:

A.通过遗传工程,培养出抗虫新品种
B.培育出棉铃虫的天敌
C.研究出新型杀虫药
D.研制出新型化肥,以增加棉花的抵抗力

“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其它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雏鸟.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是学习行为
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