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刘禹锡《望洞庭》,完成后面小题。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长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观望洞庭湖的景色,写下了这首诗。下列诗文中同样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请从修辞手法或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划线的诗句。
请分析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怀。
题齐安城楼
杜牧(唐)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这首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阅读唐朝诗人武元衡的《春兴》一诗,回答后面小题。(5分)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洛城:武元衡的家乡是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诗中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找出诗中运用想象手法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①西风雨②,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古属秦。②西风雨:刮西风就下雨。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尝闻”二字开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
B.“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 |
C.“望”字含义深刻,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 |
D.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通过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 |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白发老翁如鹤立”这句诗。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第二联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请概括回答诗人“不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