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图中左图是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图示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图中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材料二:右图为左图中部分城市的的降水统计图。
(1)分析该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并分析造成“黑风暴”盛行的原因。
(2)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与新疆比,分析图中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某同学把该区域河流特征描述为“河网密度大,流量比较稳定,冬季有封冻期。”结合材料信息,说明这些河流特征的形成原因。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省主要旅游景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牯岭是庐山风景区的中心,海拔1167米,是独特的“云中山城”,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在地。
材料三2013年,庐山景区接待游客达10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42.9%。
(1)庐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请你就井冈山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位特点,并说明你的理由。(6分)
材料三: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8分)
材料四:近年来,Z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
(3)你是否赞同Z岛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请说明理由。(8分)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上图中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比较分析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
(3)请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汛期时泾渭分明现象的变化差异。
(4)某班学生在对图中河流开发利用的探讨中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1:渭河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的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
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若两种观点都作答,按第一个答案赋分)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海峡夏季洋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
B.C海域航行的轮船在冬季是顺风顺水 |
C.在B海域航行的轮船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深 |
D.冬季是A海域周边地区旅游旺季 |
比较地跨亚欧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具有的优势,正确的是
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短,贸易量更大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④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资料长江水利网)
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
年输沙量(108m3) |
占入湖总沙量(%) |
|
长江来沙 |
1.094 |
82.0 |
四水来沙 |
0.241 |
18.0 |
入湖总沙量 |
1.335 |
100 |
出湖总沙量 |
0.351 |
26.3 |
湖内沉积量 |
0.984 |
73.7 |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949 |
1958 |
1974 |
1977 |
1984 |
|
湖泊面积(km2) |
4350 |
3141 |
2820 |
2740 |
2691 |
湖泊容积(108m3) |
293 |
228 |
188 |
178 |
174 |
(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该河段的河道特征是、。
请解释该河道特点形成的原因?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
(3)长江在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分析原因。
(4)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