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米、60厘米、50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盆热水 (A盆)和一盆冰块(B盆),然后用塑抖薄膜把柜的顶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个小孔,点燃一束香,放进小孔内(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之后,你能看到烟雾在玻璃柜内A、B、C、D之间形成一个环流。

(1)这个小孔应当开在装有      (填“冰块”或“热水”)的盆子上方。
(2)这个实验要验证的是      环流,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③②
(3)下图的甲乙丙三张图中,能正确反映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及其等压面弯曲形态的是____图。

(4)上图中B、D两点,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点;A、B两点的气压相比,气压更低的是________点。若A、B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则图示季节应当是北半球的____(填“1”或“7”)月。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7中C所在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图8中D所在地区农业地域
类型是
(2)图8中D所在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区位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

地区
气候类型
主要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旱涝灾害频繁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主要社会原因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2009年10月16日是第29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主题是“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它强调了目前全球10.2亿人营养不良的严重困境以及在当前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帮助饥饿人口的重要性。需要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向受影响最严重的家庭提供紧急援助,并将持续增加农业投资作为长期措施。
材料2: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

材料3: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谷物总产量呈趋势。
(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甲图
乙图
农业地
域类型


区位条
件评价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
(列举出最主要的一条):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
(答出三条):

(4)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图甲a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5)图乙中b、c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读下图“北京市不同的历史时期,蔬菜基地的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成为北京市蔬菜基地的区位条件。
(2)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使海南岛成为北京市蔬菜基地的因素是

(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远郊区甚至是郊区以外的农村和小城镇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伴随着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外移,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中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3分)
(2)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分)
(3)由材料2中图甲和图乙信息,描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