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小题。
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
|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
| C.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
| D.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
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 )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
|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
| C.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
| D.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
读两极地区示意田,回答15一17题.
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北京位于中山站的
| A.西北方 | B.东南方 |
| C.东南方 | D.东北方 |
南极洲储量占世界首位的自然资源是
| A.铁矿 | B.煤矿 | C.锰矿 | D.淡水 |
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11—14题。
N处气压值可能为
| A.1005、1010 |
| B.1010、1015 |
| C.1015、1020 |
| D.1010、1020 |
下列四城市中,风速最大的是
| A.乌兰巴托 |
| B.北京 |
| C.合肥 |
| D.东京 |
郑州与合肥相比
| A.郑州气温高、气压低 |
|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
| C.郑州有降水,气温低、气压高 |
| D.合肥有降水,气温高、气压低 |
图中所示的时间是
| A. 1月 | B. 4月 | C. 7月 | D. 10月 |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7~10题。
图示海峡
| A.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
| B.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
| C.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
| D.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 |
下列关于图中A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有结冰现象 |
| B.含沙量大,水能丰富 |
| C.有冬汛 |
| D.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
甲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
| A.石油 | B.磷酸盐 | C.黄金 | D.铝土矿 |
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
| A.棉花 | B.天然橡胶 | C.椰枣 | D.油橄榄 |
世界上某海岸景观: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海湾常深入内陆且崖壁陡峻。据此回答4~6题。以上海岸景观分布在
| A.中国东部 | B.智利中部 | C.挪威西部 | D.印度西部 |
下列关于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中,与以上海岸的成因相同的是
| A.东中西三大地形区纵向排列 | B.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分布 |
| C.疆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 | D.中央大平原北部湖泊星罗棋布 |
该海岸地带最适宜的经济活动是
| A.渔业 | B.盐业 | C.牧业 | D.农业 |
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1-3题。
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1月 | B.3月 | C.6月 | D.9月 |
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28° | B.42° | C.48° | D.62° |
考察船到达B地时,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A.550千米 | B.1100千米 |
| C.2330千米 | D.466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