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图,其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此后几天内,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落,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 B.为夏至日
C.日出时间为世界标准时6时 D.昼夜等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问题。
blob.png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⑤

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下题。
blob.png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 B. C. D. 10

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 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 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 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 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3.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③和⑤ D. ④和⑤

4.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 B. C. D.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

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
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

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 18℃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