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 年份 |
GNP总量(10亿美元) |
GNP增长率% |
失业率% |
| 1930 |
90.4 |
-12.3 |
8.7 |
| 1933 |
55.6 |
-4.1 |
24.9 |
| 1935 |
72.2 |
10.9 |
20.1 |
| 1938 |
84.7 |
-6.3 |
19.0 |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 A.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
|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 | D.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 |
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提供的借鉴意义在于
| A.必须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
| B.政府必须尽量减少对企业自身发展规划的干预 |
| C.国家必须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减少恶性竟争 |
| D.必须按国际标准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 |
1967年,英国政坛上有人提出这样的口号: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该口号的根本目的是
| A.缓和社会矛盾 | B.实行“经营者革命” | C.实行“人民资本主义” | D.建设“福利国家” |
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 国别 |
农业 |
制造业 |
第三产业 |
||||
| 联邦德国 |
3% |
48% |
49% |
||||
| 美国 |
2% |
36% |
62%
|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
①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