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几名同学面对初中学习生活而产生的困惑,请你出点子,帮助他们做好学习的管理者。
情境一:刘一凡上初中后,因为功课难度加深,爸爸妈妈不再帮他检查作业,也不陪他复习功课,结果他学习六神无主,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1)要解决刘一凡“学习成绩直线下滑”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情境二:别人很快就能做完作业,而王芳总要花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于是王芳开始模仿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结果越学越糟。
(2)王芳该怎么办?请你给他指导一下。
关注改善民生 建设全面小康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为深刻理解“两会”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这两句话,小明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
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
材料二:为“编实、筑牢民生底线”,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潍坊市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2013年民生支出达287.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58.2%。例如,完成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328所;投放公共自行车2.5万辆;开工建设保障房20820套,改造农村危房7500套;农村普惠式养老金增加到每月65元……这一系列举措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请你帮助小明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信息。
(2)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市“编实,筑牢民生底线”的现实意义。
观察社会现象,深度思考问题
材料一:某研究生2012年的收入所得表
获得方式 |
国有科研单位 |
从国有科研单位获得的养老金 |
私营企业兼职 |
技术转让 |
购买股票分红 |
收入 |
年薪6万 |
1万 |
年薪2万 |
3万 |
2.5万 |
材料二:目前,我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20%的高收入和20%低收入户的倍数也在不断增大,在城镇是8.9倍,农村是6.7倍,平均在7到8倍左右。现在的收入结构中,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合计占总人数的64.30%。
(1)从材料一中你读取了怎样了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存在的哪一个问题?
(3)请结合当地实际,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材料一:潍坊市奎文区刘华,16年来持之以恒地做好事,做好事已成为了她的一种生活习惯。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热情地伸出双手,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周围一大批人。2005年起,她发起和组织红网爱心家园网友开展各种义工活动。多年来,刘华和义工们通过“人影响人”的方式汇聚成一种精神力量,先后发动慈善活动100多起,筹集发放慈善物资100多万元,为社会增添了温暖和感动。
材料二:潍坊市中小学生义工证
(1)刘华和义工们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刘华和义工们通过“人影响人”的方式汇聚成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对潍坊市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3)潍坊市号召中小学生参加义工活动,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潍坊市的义工活动做些什么?
走进社会参与实践
当前,无棣县正在大力加强“四个建设”,张强和他的同学决定行动起来,为无棣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面是他们就其中的“文化无棣”建设所开展得部分探究活动。
[调查访问]调查发现,不少中学生喜欢过西方节日,而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不怎么感兴趣。于是,他们就青少年文化认同情况做了访谈,获得如下信息:
青少年文化认同情况统计表
特别认同外来文化 |
35% |
只认同并支持民族文化 |
25% |
认同民族文化、借鉴外来文化 |
37% |
其他 |
3% |
(1)假如你是被采访者,你对文化认同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简述理由。
[建言献策]
(2)调查小组又深入某社区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下面是他们撰写的调查报告的一部分,请你补充完整。
怡新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存在的问题 |
对当地政府的建议 |
居民家庭藏书量少,品种单一,读书氛围仍不够浓 |
① |
社区文化活动较少,节目不贴近群众,庸俗、低俗、媚俗文化有所抬头。 |
② |
年轻人对当地传统文化不屑一顾,缺乏传承,文化人才匮乏。 |
③ |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较少,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利用率较低。 |
④ |
关注热点·热爱生活
2014年APEC峰会继2001年在上海举办后重回中国,于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11月10日电 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民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湛蓝的天空下,有网友将此称为“APEC蓝”。习近平说:“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经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1)“APEC蓝”是我们努力的结果,我国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资源环境?
(2)无棣第三实验中学九年级学生结合“APEC蓝”低碳生活行动,准备开展一次有效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为该活动确定一个宣传主题。并写出宣传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