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2013年我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统计表 (单位:亿美元)

注:2012年美国的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为38221.8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美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为39100亿美元。专家指出,对外贸易附加值是衡量一国贸易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创新型国家高达70%,中国不到30%。
材料二: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实施鼓励进口政策,增加国内短缺产品进口。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坚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与各国互利共赢,形成对外开放与改革发展良性互动新格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就政府如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材料一:为了进一步提升收费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快捷出行,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等部门联合制定了《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旅方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方案》与2012年8月2日向社会公布。今后,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的依据。(12分)
材料二:在出台《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旅方案》之前,有关政府部门“问政于民”,通过网络进行了广泛的民意调查。大批网友登录网络,反映民意,畅所欲言。“网络问政”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畅通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增强了公民的幸福感。
(2)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公民应如何参与“网络问政”?(13分)

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2)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说明为什么要信息公开化?

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材料二: 2013年3月5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参会的2987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5名;妇女代表699名;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0名;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代表中,其中74名代表为“80后”,2名代表为“90后”。
材料三: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人权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我国至今已制定了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1000多件,使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1988年以来,全国农村普遍进行了3~4届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多数村民委员会建立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制度。我国公民的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要为选举活动服务。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

统计数字,是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因此它必须是真实的。但多年以来,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人民群众对“数字造假”看得最清,受害最深,对这一腐败行为深恶痛绝。
为了杜绝“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消极腐败现象,准确衡量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同时为制定政府的客观政策提供科学的统计资料,2012年某市统计局制定和落实《关于市统计局201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考核情况的反馈》,对“数字造假”者亮起红灯,并且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对“数字造假”者亮起红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