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实施“走出去”战略,意味着( )
①减少吸引外资,加大对外投资
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③调整我国贸易结构,使出口大于进口
④鼓励和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09年 8月13日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通报,广州出入境管理部门破获一宗国内户籍学生持用伪造的外国护照,假冒外国留学生到国内高校留学的案件。陈文雅、胡光耀、林军等人将一些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国内考生“包装”成菲律宾籍的“留学生”,入读国内名牌大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种现象表明()
A.唯心主义世界观仍然存在于部分人的头脑中 |
B.鬼神观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
C.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自2003年起,八国集团峰会每年都邀请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出席,参与对话协商。其主要原因是()
①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②国家力量是导致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③八国集团尊重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利益
④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形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贾庆林主席介绍了我国在涉台、涉藏、涉疆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积极评价四国政府理解和支持我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努力,四国领导人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表示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四国领导人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说明()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
B.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
C.改善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
D.各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具有互补性 |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今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世界的基本态势就是一个超级大国与多个力量中心并存,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盘根错节的国际大棋局中,如何“协和万邦”,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成为中国外交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从政治常识角度看,应对这一挑战需要()
①把维护各国利益和世界利益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②海外华人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③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④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本国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贾庆林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平发展的对外政策,始终不渝地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下列对“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一话理解错误的是()
A.改造客观世界需要充分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 |
B.要坚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
C.内因决定外因,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
D.要坚持处理好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