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岸帻 (宋)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吟。
【注】①帻是覆盖在额头的头巾。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二联的妙处(80字左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花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多家认为是唐玄宗时的著名琴师,音乐圣手。具体身世末详。②高适(700—765),唐诗人,诗与岑参齐名,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并称“高岑”。③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暗景色。
⑴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色?有何作用?
⑵送别诗多凄婉缠绵,而这首诗则别开生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后两句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评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 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
(2)《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