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萧统《陶渊明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颖脱不,任真自得群:合群 B.州召主簿,不就:接受
C.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聊:悠闲 D.复屈身后代耻:以……为耻辱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乐琴书消忧
B.贤处世,天下无道则隐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长江也
C.汝旦夕费,自给为难师道不传也久矣
D.使二顷五十亩种秫若事之不济,此天也

以下六句话中,全都直接表现陶潜志趣的一项是( )
①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②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③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④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⑤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⑥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像陶潜一样安贫乐道,但时人并不认为这篇文章是实录。
B.因亲人年迈,家里贫穷,陶潜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繁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
C.陶潜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的妻子和他志趣相同。元嘉四年,陶潜将要接受朝廷征聘,却恰好去世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②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选择题9分,翻译题10分)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①,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②,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扑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监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慄。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政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益尊于齐。
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①庶孽:妾生的孩子,身份低微就像树的孽生一样。② 表,是阳光下竖起的木杆,用来计算时间;漏是用来记时的铜壶,壶中蓄水,壶底穿一小孔,壶中立箭,箭杆上有刻度。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兵燕晋之师扞:抵御
B.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之害: 谋害
C.枹鼓之急则忘其身援:操起,拿起
D.士卒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次:停留驻扎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一组是()
①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在说之,以为将军,② 穰苴则扑表决漏③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④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⑤晋师闻之,为罢去。 ⑥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穰苴出身平民,地位卑微,但他足智多谋,文武双全,在齐国遭到晋燕两国入侵,而齐军又惨遭失败时,因晏婴的推荐,受命出征的。
B.穰苴的地位卑贱,没有威望,人微权轻,他为树立威信诛杀国君宠臣庄贾,整饬军队,斩了皇帝说情使者的仆从,砍断了使者车子左边的夹车木,杀死了左边驾车的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C.穰苴整饬军队,和士卒同甘共苦的,收到战士争相为之奋勇作战,使晋、燕之师不战而屈,收复失地的功效,他们家族也因此在齐国的地位一天天地显贵起来。
D.本文塑造了一位身负重任,治军严谨,与战士同甘苦的将领形象,穰苴在与庄贾的比照中,其形象就更显得鲜明生动了。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穰苴则扑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2)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给事中),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②宦寺:宦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预料
B.此今日受富贵之利曹:一类人
C.安得此不语详:详细
D.黼闻而之衔:怀恨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死。”⑥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B.其他官员对童贯等人的行为不敢指责,陈禾却大胆弹劾。他认为自己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自己的本职了。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要惩处童贯等人。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D.陈禾遇赦,被起用掌管广德军,调任和州知州。不久遇上母亲去世,服丧结束,担任

秀州知州。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太史公《屈原传》赞曰:“悲其志。”又曰:“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志也为人也论屈子辞者其斯为观其深哉文丽用寡扬雄以之称相如然不可以之称屈原。盖屈之辞能使读者兴起尽忠疾邪之意。(选自刘熙载《艺概》)
屈原是哪个时代的人?请写出屈原除《离骚》外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 分)
刘熙载认为屈原的作品有哪两个特点?(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
苏辙
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简肃公讳奎之女也。公刚毅守节,事不苟随。文忠公以文章名当世,其风节尤峻。蚤岁以言事不合,流落于外。仁宗、英宗之际,其所以绥靖朝廷者,与丞相忠献韩公相为表里,盖二公之功名,士大夫举知之。
夫人高明清正而敏于事,有父母之风。及归于欧阳氏,治其家事。文忠所以得尽力于朝而不恤其私者,夫人之力也,而世莫知之。初,简肃见文忠公,愿以夫人归焉,未及而薨。及文忠公贬夷陵令,母金城夫人以简肃之志,嫁夫人于许州。不数日,从公南迁。姑韩国太夫人,性刚严好礼。夫人生于富贵,方年二十,从公涉江湖,居小邑,安于穷陋,未尝有不足之色。事韩国时,其起居饮食,寒温节度,未尝少失其意,虽寒乡小家女,有不能也。夫人幼随金城朝于禁中,面赐冠帔。及文忠为枢密副使,夫人入谢,慈圣光献太后一见识之曰:“夫人薛家女邪?”夫人进对明辩。自是每入辄被顾问,遇事阴有所补。尝待班于廊下,内臣有乘间语及时事者,意欲达之文忠,夫人正色拒之曰:“此朝廷事,妇人何预焉!且公未尝以国事语妻子也。”文忠归老颍上,慈圣尝幸集禧,过其旧庐,使人访问夫人。其后姻家有入禁中者,慈圣犹使传旨问劳。文忠既薨,夫人不御珠翠罗纨,服布素者十七年。
文忠平生不事家产,事决于夫人,率皆有法。从文忠起艰难,历侍从,登二府,既薨,盛衰之变备矣,而其出入丰约,皆有常度。以韩国治家之法戒其诸妇,以文忠行己大节厉其诸子,而不责以富贵。平居造次必以礼,辞气容止,虽温而庄,未尝疾言厉色。而整衣冠,正颜色,虽寒暑疾病,不改其度。将终,见诸子号泣,曰:“吾年至此,死其常也。此尔等忧,岂复预吾事邪?”其天性安于礼法,恬于祸福如此。享年七十有三。元佑四年八月戊午,终于京师。十一月甲申,祔于文忠之茔。
辙少获知于文忠公,出入门下,与其诸子游,知夫人平生为详,而子棐复以状求铭。铭曰:简肃之肃,夫人实承之。文忠之忠,夫人实成之。既成其夫,亦遗其子。白发素襦,动不忘礼。贫富之交,生死之间,有以壮夫,而莫克安,夫人居之,不慑不疑。问谁使然,简肃之遗。有立于朝,文忠子孙。岂独文忠,夫人与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风节尤峻:高尚
B.及于欧阳氏归:出嫁
C.慈圣尝集禧幸:侥幸
D.慈圣犹使传旨问劳:慰问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薛氏“高明清正”的一组是()
①安于穷陋,未尝有不足之色②其起居饮食,寒温节度,未尝少失其意
③夫人进对明辩,自是每入辄被顾问④夫人不御珠翠罗纨,服布素者十七年
⑤事决于夫人,率皆有法⑥以文忠行己大节厉其诸子,而不责以富贵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⑤

下面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刚正坚毅,守节不移,做事不肯随便。早年因为上书言事,不合皇上心意,被外放,后来仁宗、英宗两朝,朝廷得到安定,有他的功劳。
B.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金城夫人按照薛公的遗愿,将薛氏嫁给欧阳修。没几天,她便随同贬谪的丈夫前往南方。
C.薛氏教育有方,经常用欧阳修立身行事的原则来要求几个儿子,她的举止和气度对家人影响很大。
D.作者认为薛氏很好地继承了父亲和丈夫的品德,并把这种美德遗留给她的儿子。欧阳修后代能够在朝为官,不仅是欧阳公教育的结果,也离不开夫人的参与。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文忠所以得尽力于朝而不恤其私者,夫人之力也,而世莫知之。
(2)此朝廷事,妇人何预焉!且公未尝以国事语妻子也。
(3)既薨,盛衰之变备矣,而其出入丰约,皆有常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又囚徒尚积,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特进胡广、太常羊溥、司隶校尉祝恬、太中大夫边韶等,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赍赏,以宜比周公,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萧何识高祖于泗水,霍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显其功。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会以地动策免。复为太仆。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延熹元年,以日食免。复为大司农。明年,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其年复为司空。秋,以地震免。七年,疾笃,其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后汉书·黄琼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不敬劾:检举揭发罪状
B.争议朝堂,莫能抗夺:改变
C.之山川、土田、附庸锡:同“赐”赏赐
D.赏赐之差:不好,不够标准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黄琼“正直不阿”的一组是()
①五府俱辟,连年不应②使中常侍以琼书属主者施行
③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
④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
⑤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
⑥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琼多次称疾不仕。因父亲的缘故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称疾没有就任;接受公车征召,行至纶氏,不愿就任而称病;皇帝授任他太尉之职,他称疾退让,言语恳切凄恻,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黄琼知识渊博,能力很强。自幼跟随父亲在尚书台学习,了解朝廷的许多典章制度和文献资料,出仕为官后,办理公务娴熟练达,在朝中议政没有人能跟他抗衡。
C.黄琼敢于直言。他借遭遇旱灾之机,劝谏当朝皇帝应该顾念和省察政事,心存节俭;要明白敕令近臣,让他们遵守国家法度;要广开言路,询问公卿儒士政治教化的问题,让他们陈述朝政的得失。
D.黄琼深受当朝皇帝器重。受征召入朝后,屡屡官居要职,从尚书仆射到司空、司徒、太尉乃至大将军,梁冀被杀后位至三公首位;并且皇帝常常听从他的进谏按他的建议下旨。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
⑵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