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西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读下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对两个省份的区域知识的了解,完成以下表格。
(2)分析两地的农业生产活动有何不同?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哪些?
不同:
广东: __________ ______ ;
青海: __________ ______ ;
主要自然因素 __和 ______ 。
(3)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工业不发达,广东省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较发达,请分析原因。主要原因是:
青海 __________ ______ ;
广东 。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读我国山西省图,分析完成问题:(每空1分,10分)
(1)写出乙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A河, B(地形区),①铁路,②山,③山。
(2)C省所处的地形区是,为了充分发挥该省的特色资源优势,加快特色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步伐表现在、、。
(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建设引黄入晋引水工程。
(本题19分)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0年2月,中央批准建设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拉开了我国天然气管网快速发展的历史序幕。2004年10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设完成后.国家即启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前期调研论证。2008年2月。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
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1)继“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工程之后,国家再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简述其主要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电东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西气东输二线沿线A、B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
项目 |
A地区 |
B地区 |
气候类型 |
||
特色农业类型 |
||
根据当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
珠江口水污染调查及其对策 |
(本题10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迎接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需要。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世界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前三位)共同的地理位置特征是什么?指出此类国家综合国力的共同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制造业基地逐渐向中国转移。指出我国吸引世界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以及我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11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以电子信息技术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日本和韩国当前都已进入产业转移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一批世界级的知名大企业都开始积极向外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投资地,加速做大做强,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材料二:目前,日韩的中小企业则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投资地。在这一背景下,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把日韩作为当前招商引资重点区域,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更是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具体体现。广东在日韩的招商活动中,也针对性地推出了信息产业、重化与原材料产业、制造业领域等合作项目。
(1)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是为了 。两国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地过程,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 。
(2)广东适时推出一系列合作项目,以通过接受国外产业转移,加快调整 ,缩短 的时间。
(3)你认为广东省在积极引进国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