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同学去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达西雅图(北纬47°37'35",西经122°19'59")旅游。到达时当地时间是2014年5月18日11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此时全球与西雅图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
| A.小于全球的一半 | B.大于全球的一半 |
| C.正好等于全球的一半 | D.等于全球的三分之一 |
这段时间,以下现象正确的是( )
| A.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短的时段 |
| B.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时段 |
| 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 D.正值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机 |
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时段进出某功能区地铁平均客流量统计图。该功能区最有可能为
| A.工业区 | B.中央商务区 |
| C.休闲娱乐区 | D.住宅区 |
过去的一年,地球似乎得了重症感冒,喷嚏不止,火山接二连三地喷发。图为2010年3月~2011年3月世界主要火山喷发地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中
| A.甲地火山喷发致使欧洲多国机场被迫关闭 |
| B.乙地火山喷发对其西北部地区的危害大于东北部地区 |
| C.丙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 D.丁地东侧海沟的形成与板块张裂有关 |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下列各题。
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
|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
|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
|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
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 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 B.地势逐渐降低 |
| C.含沙量显著增大 | D.结冰期逐渐变短 |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A.①——第30天
B.②——第75天
C
.③——第100天
D.④——第130天
图是“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变化图”,人口抚养比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表示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 曲线分别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③②① | D.②①③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年后我国的环境压力继续增大 |
| B.2012年左右我国社会负担将达到最大 |
| C.我国劳动力总数与人口总数同比例增加 |
| D.2025年后我国人口抚养比提高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