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某平原农业区的气候资料,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0 |
9.0 |
13.0 |
18.0 |
22.0 |
25.0 |
27.5 |
27.5 |
23.0 |
18.0 |
13.5 |
2.0 |
降水(mm) |
11 |
13 |
20 |
34 |
118 |
158 |
177 |
149 |
151 |
84 |
39 |
18 |
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①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影响 ②近海平原土壤较肥沃 ③农业生产可能遭受春旱威胁 ④滑坡泥石流毁坏农田 ⑤夏季暴雨造成洪涝灾害
A.①③⑤ | B.①③④ |
C.①②⑤ | D.③④⑤ |
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干湿区域属于半湿润区,温度带属于亚热带地区 |
B.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
C.该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上,降水多水能资源较丰富 |
D.该地沼气池中可能有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 |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1—12题。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
B.阶段I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 |
C.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 |
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
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最主要来自
A.第一产业 | B.第二产业 |
C.第三产业 | D.资源密集型产业 |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资源密集型工业。19世纪中叶开挖了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7—8题。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
C.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区域产业升级 |
B.环境日趋恶化 |
C.钢铁行业竞争激烈 |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中的A地区,回答5—6题。A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光热资源 |
B.土地资源 |
C.水资源 |
D.劳动力资源 |
影响番茄榨汁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 | B.市场 | C.技术 | D.劳动力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 夏季多暴雨
② 黄土土质疏松
③ 植被覆盖率低
④ 春季多大风
⑤ 地形起伏较大
⑥ 全年降水丰沛
A.①②⑥ | B.②③⑤ | C.①②③⑤ | D.⑤⑥ |
在蔬菜、花卉等的栽培方面,发达国家多采用玻璃温室,生产全面机械化、自动化,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多采用塑料大棚。回答1—3题。这种温室农业属于
A.自给农业 | B.粗放农业 | C.混合农业 | D.商品农业 |
玻璃温室主要改善作物生长的因素是
A.热量 | B.水分 | C.土壤 | D.光照 |
我国海南岛利用光热条件,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的生产供给北京市,主要依靠
①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③ 优良的品质和政策优势
④ 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