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河流流速与潮流流速此消彼长。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为落潮流流速最快的时候;落憩为潮水落到最低时出现不涨不落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河流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口含沙量如甲所示时(  )

A.涨急时刻 B.涨急时刻前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据图文资料判断(  )

A.3时左右为涨急时刻
B.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向下游移动
C.河流流速越小,沉积作用越显著
D.9时至12时泥沙主要由河口输往下游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l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社会和经济主要指标(2007年)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题。
表1

指标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
0.6
10.3
10.2
18
年底总人口(万人)(常住人口)
1858.1
7624.5
5060
9449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2188.9
25741.2
18780.4
31084.4
第一产业(亿元)
101.8
1816.2
986
1695.6
第二产业(亿元)
5678.5
14306.4
10148.5
15939.1
第三产业(亿元)
6408.5
9618.5
7646
13449.7
出口额(亿美元)
1439.3
2037.3
1283
3692.4
进口额(亿美元)
1390.5
1459.4
485.4
2648
粮食产量(万吨)
109.2
3132.2
842.6
1284.7


有关四省(市)社会和经济主要指标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人口密度最小 B.江苏农业比重最大
C.广东经济对外依存度最小 D.浙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低

江苏、广东粮食产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有

A.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单产低 B.江苏平原广阔,耕地比重大
C.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D.江苏复种指数高

图10为“甲、乙两河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甲、乙两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流量冬季小于夏季 B.乙河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C.甲、乙两河枯水期在夏季 D.甲、乙两河都有结冰期

跨流域调水对水源调出区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A.增加河水自净能力 B.减少降水量
C.加重海水倒灌 D.加大河水含沙量

内蒙古鸟海市君正集团,是一个以绿色、环保为标志的循环经济产业集团。图9为“君正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君正集团电石厂、硅铁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技术 D.能源

君正集团的循环生产,实现了

A.生产过程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利用
C.摆脱了生产的周期性和地域性 D.生产过程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君正工业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生产的空间联系 B.生产协作联系
C.科技与信息联系 D.商贸联系

图8为“我国2000年人口出生性别比分布图”(人口出生性别比是指每出生l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读图完成下题。

人口性别比超过130的省级行政区有

A.豫、皖、赣、粤、琼 B.湘、桂、鄂、冀、琼
C.浙、苏、闽、晋、琼 D.滇、贵、川、鲁、琼

正常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在103~106之间。要改变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不合理状况,关键在于

A.调整人口政策 B.增加就业岗位 C.转变生育观念 D.改善医疗条件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据此完成下题。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是地区农业的

A.商品化生产 B.集约化生产 C.机械化生产 D.生态化生产

农业地域分工不断深化的主要动力是

A.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政策的支持不断加强
C.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 D.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