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a为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a经线的交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若Q点在30°E经线上,且地方时为5时30分,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0时44分 B.22时44分
C.11时30分 D.23时30分

若Q点始终位于该经线上,则在一年之中该点的移动方向是(   )
①3月21日~6月22日期间,Q点向北移 ②6月22日~9月23日期间,Q点向南移
③9月23日~12月22日期间,Q点向赤道方向移
④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期间,Q点向极点方向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答28~30题。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045
514
387
288
1344

由表l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图10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24~27题。

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和热量 B.土壤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该山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图9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7、8,回答19~21题。

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在图8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