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冬季风及亚洲高压标准化强度指数变化反映了东亚冬季风和亚洲高压的强度变化(正值表示高于平均值,负值表示低于平均值)。下面两图反映了50年间东亚冬季风(左)及亚洲高压(右)标准化强度指数历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数据反映出( )
| A.冬季风强弱年际变化小 |
| B.亚洲高压强弱季节变化小 |
| C.冬季风与亚洲高压强弱变化呈正相关 |
| D.冬季风与亚洲高压强弱变化呈负相关 |
冬季风势力较强的年份是( )
| A.2011年 | B.1987年 |
| C.1979年 | D.1962年 |
可能出现暖冬的年份是( )
| A.1967年 | B.1982年 |
| C.2001年 | D.2011年 |
下图表示天气系统过境的对应特点,正确的是
日期日期
| A.冷锋 | B.气旋 | C.暖锋 | D.反气旋 |
关于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陆地低压切断 | B.七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高压切断 |
| C.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 D.南半球的气压带断裂成块状无带状分布特点 |
下列关于甲、乙地的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
| B.甲地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少雨。 |
| C.乙地气候是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成。 |
| D.甲地终年湿润多雨,乙地夏季多雨。 |
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
| A.增强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 B.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 |
| 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 D.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 |
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