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类企业发展的三个时期在甲、乙两地生产和消费的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有关该类企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I时期,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和市场 |
B.在Ⅱ时期,乙地区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
C.乙地区较甲地区经济发达 |
D.该类企业经历了产业转移的过程 |
该企业最有可能是( )
A.印刷企业 | B.食品加工企业 |
C.电子企业 | D.电力企业 |
年径流变差系数(Cv)是用来衡量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一个量,Cv值越大,径流量年际变化越大。读“中国某地区年径流变差系数(Cv)分布示意图”,判断甲地Cv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阴坡,蒸发弱 | 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C.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 D.植被覆盖率高 |
读《东西部公路网密度变化比较图》和《全国高速公路里程东西部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上面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80年至2002年我国东部路网密度变化量小于全国路网密度变化量 |
B.1993年至2003年我国东部高速公路里程变化量小于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变化量 |
C.我国西部路网密度增加慢最主要是因为人口密度低 |
D.我国高速公路里程东西部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科技水平 |
下图为“产业升级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我国西部地区处于T2阶段 |
B.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T1阶段高于T2阶段 |
C.T1阶段至T2阶段过程中最低工资标准降低 |
D.廉价劳动力数量减少会加速T1阶段到T2阶段的进程 |
我国“城市人口集聚优势区位转移规律示意图”,可推断
A.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处于第三阶段 |
B.三阶段中中心区地价最昂贵的是第一阶段 |
C.城市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外围人口集聚优势 |
D.第三阶段中心区人口集聚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租水平下降 |
读“黑龙江省1960-2000年种植结构变化示意图”和“种植结构变化与收益变化的关系表”,完成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1960-2000年种植结构变化示意图
可能的变化形式 |
小麦→水稻 |
玉米→水稻 |
大豆→水稻 |
每亩纯收益增加量(元) |
100 |
70 |
60 |
种植结构变化与收益变化的关系表
下列关于黑龙江省小麦和水稻种植结构变化的分析最不可信的是
A.每亩纯收益水稻明显多于小麦
B.黑龙江省气候变暖,热量条件得到改善
C.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小麦种植比例明显减小
D.黑龙江省湿地面积增加迅速,适宜种植水稻